柴油發電機組出租發電廠新員工進入集控室(主控制室)的注意事項1、集控室(主控制室)設備特點火力發電廠的集控室即集中控制室,或稱主控制室,是發電生產的控制中心,對于中小發電廠,主控制室僅裝設發電機及配電裝置的控制與保護裝置。隨著電子計算機的迅速發展,采取電子計算機對火力發電機組進行控制,從而對火電廠的、可靠和經濟運行提供了保障。因此,大型火力發電機組一般采用單元控制室。即控制室內裝設本機組機、電、爐控制及保護裝置等,如圖2-19所示。利用計算機控制可實現的功能:(1)監視、數據處理。包括巡回檢測、參數處理、越限報警、參數顯示、制表打印、性能計算等。(2)正常調節。在正常運行時,對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等主輔設備進行直接或間接控制。(3)管理計算。對生產過程可按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尋找 工況,實現 控制;對機組各運行指標進行計算,改善其運行管理。
柴油發電機組出租有效接地方式 中性點有效接地方式的特點,是系統正常運行時其中部分主變壓器的中性點可以不接地運行。(電工技術之家 )而中性點直接接地的數量和位置的選定,除滿足AIEE第32號標準的規定外,還必須與繼電保護相配合,保證零序過電流保護裝置的靈敏度,以便發生接地時能瞬間跳開故障線路。 220kV系統的中性點采用有效接地方式,國際上很久以來已無異議,它也適用于電壓與之相近的系統。現就我國而論,它適用于220、110kV系統,有時也含330kV系統。 因110kV系統的中性點位于兩類接地方式的交叉區,采用哪種接地方式比較合理,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如我國重慶和溫州地區的110kV電網,在發展初期因雷電或臺風引起線路頻繁跳閘,中性點便由有效接地改為諧振接地;隨著電網發展和220kV系統出現,條件變化后中性點又改為有效接地。北京西城區的一個110kV變電所,為防止通訊干擾,在改建時改用諧振接地。牡丹江的一條110kV線路,于20世紀60年代升壓154kV時,中性點改為諧振接地,后來發展成了獨立電網[2]。
柴油發電機組出租對比分析直流電與交流電哪個好,直流電與交流電各自的優點與缺點是什么,從字面上理解其電流的方向,從比喻中理解其幅度,從思考中理解交流電的頻率,從故事中理解交流電的相位。交流電與直流電的區別電有兩種類型,即交流電和直流電。1、從字面上理解其方向交流: 想一想我們人是怎么交流的呢?一個人說話,眾人聽那不叫交流,那是演講,兩人或兩人以上相互間有問有答,有來有往才叫作交流。交流電就是如此,流出去再流回來有來有往,所以交流電有兩個方向,且沒有正負之分(其實是無法分辯,也只能在瞬時說出其極性來)直流: 一直,徑直的流,永不回頭。直流電只從正極流向負極所以直流電只有一個方向。2、從比喻中理解其幅度初學電子知識,會感到電過于抽象,所以我們可以把電與熟知的東西進行比喻,因為電流與水流極其相似,因此我們可以把“電”當做“水”,“電路”就等于“水路”。當然我們也可以用其它東西來比喻。(詳見下文)回想一下渠水在流動的時候,我們站在渠的某處,水流過這里時水量的多少是不是隨時間不斷變化呀?一會兒多,一會兒少,其實電在流動過程中也是這樣。交流電的大小(幅度)在不斷的變化,而直流電(比如干電池)的大小基本不變。
關于長期停用或經較長時刻維修的發電機、投入運轉前應丈量絕緣電阻,不合格者禁絕投入運轉。受潮發電機要進行烘干處理。 (2)繞組自身缺點或維修技術不妥,形成繞組絕緣擊穿或機械損害。應按規則的絕緣等級挑選絕緣材料,嵌裝繞組及浸漆枯燥等要嚴厲按技術請求進行。 (3)柴油發電機組出租繞組過熱。 絕緣過熱后會使絕緣功能下降,有時在高溫下會很快形成絕緣擊穿。應加強平時的巡視查看,避免發電機各部分發作過熱而損壞繞組絕緣。 (4)絕緣老化。 一般發電機運轉15~20年以上,其繞組絕緣老化,電氣功能改變,甚至使絕緣擊穿。要做好發電機的維修及性實驗,若發現絕緣不合格,應及時替換有缺點的繞組絕緣或替換繞組,以延伸發電機的使用壽命。 (5)發電機內部進入金屬異物,在維修發電機后切勿將金屬物件、零件或東西遺落到定子膛中;綁緊轉子的綁扎線、緊固端部零件,以不致發作因為離心力效果而松脫。 (6)過大電壓擊穿:1)線路遭受雷擊,而防雷保護不完善。應完善防雷保護設備。2)誤操作,如在空載時,將發電機電壓升得過高。應嚴厲按操作規程對發電機進行升壓,避免誤操作。3)發電機內部過電壓,包含操作過電壓、弧光接地過電壓和諧振過電壓等,應加強繞組絕緣性實驗,及時發現和定子繞組絕緣中存在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