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直徑不小于800mm的混凝土灌注樁,評價樁身完整性應增加鉆芯法或聲波透射法,抽檢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10%,且不得少于10聲測管。8、對已進行為設計提供依據靜載荷試驗、且具有高應變檢測與靜載荷試驗比對資料的樁基工程,可采用高應變法,抽檢數量不應少于同條件下總樁數的5%,且不得少于10聲測管。什么是樁基檢驗動測法?1、動測法據我理解是小應變及大應變(聲波透射法),通俗說小應變是用小錘敲打樁頂用儀器檢測發射波,大應變是用大錘。2、還有就是下聲測管,也叫超聲波法,此法不屬于動測。一般用直徑50mm的鋼管成等腰三角形綁扎到鋼筋籠上,一起與鋼筋籠隱蔽,一起關注。鋼管底端封口。鋼筋籠隱蔽完成后在鋼管內灌水,然后塞以塑料布等,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樁頭開挖后破樁頭,打承臺墊層混凝土后,進行樁基聲測管檢測,用兩個超聲波探頭(都是與很長的導線相連,慢慢上提或者下方,掃描整個樁身高度)同時放入A管,B管;然后A管、C管;B、C管。都是也是超聲波原理。
監理須要求施工單位在申報檢測前對聲測管進行檢查;當需更改檢測方案時,提前完善相關手續,避免因聲測管檢測問題影響施工的順利推進。聲測管安裝好之后,按照超聲波換能器通道在樁體中的不同的布置方式,超聲波透射法基樁檢測主要有三種方法:樁內跨孔透射法此法是一種較成熟的方法,是超聲波透射法檢測樁身質量的主要形式,其方法是在樁內預埋兩根或兩根以上的聲測管,在管中注滿清水,把發射、接收換能器分別置于兩管道中。檢測時超聲波由發射換能器出發穿透兩管間混凝土后被接收換能器接收,實際有效檢測范圍為聲波脈沖從發射換能器到接收換能器所掃過的面積。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一種或多種測試方法,采集聲學參數,根據波形的變化,來判定樁身混凝土強度,判斷樁身混凝土質量,跨孔法檢測根據兩換能器相對高程的變化,又可分為平測、斜測、交叉斜測、扇形掃描測等方式,在檢測時視實際需要靈活運用。
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澆筑方式①澆筑時先在一個部位進行,直至達到設計要求厚度, 混凝土形成扇形向前流動,然后在其坡面上連續澆筑,循序 推進。這種澆筑方法能較好的適應泵送工藝,便每次混凝土 都澆筑在前一次混凝土形成的坡面上,確保每層混凝土之間 的澆筑間歇時間不超過規定的時間。②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間歇時間不得超過 2h。③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較大,會在表面鋼筋下部產生水 分或在表層鋼筋上部的混凝土產生細小裂縫。為了防止出現 這種裂縫,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預沉后采取二次壓實處理。橋梁樁基聲測管鉆孔前準備工作(1)平整場地,圍堰筑島旱地島面高于地面10~20cm, 水中筑島島面標高應高于施工水位1.0~1.5m,筑島頂面面積應滿足鉆機和吊機行走需要。(2)埋設護筒
灌注樁聲測管節省鋼材,與+57x3.5mm的無縫鋼符相比,可以節省鋼材54%.且聯接方便快捷,可提高工作效率3 倍,降低人工費用,節省電力 同時使材料耗費大大減少,從而節約施工成本。便捷性。灌注樁聲測管連接方便,不需要電焊,利用聲測管自身的承口,用液壓鉗子直接把承口擰緊即可.液壓連接可以避免現場焊接、套絲等作業,并且無需電焊雨天同樣可以施工。而無縫鋼管的連接需采用電焊不但費時而且雨天不能施工。灌注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是護筒的施工。護筒一般是由6mm的鋼板卷制成,護筒直徑為1.5m,高度為2m, 重要的是直徑誤差不能超過12mm,以防止雜物或者污染物進入鉆孔中。針對灌注樁定位測量的研究,對于有關高速公路中灌注樁位的測量非常重要,因為基本坐標可以關乎整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