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詳細介紹
頁面所展示的 900kw發(fā)電機出租產品可銷往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山東、山西、河北、河南、北京、天津、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寧夏、陜西、新疆、青海、湖南、湖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市和自治區(qū)。
柴油發(fā)電機機潤滑系統潤滑系統的組成是什么
潤滑系統構造
現以135系列柴油機潤滑系統為例具體說明潤滑系統的組成。該機采用濕式油底殼(油底殼中存儲潤滑油)復合潤滑方式。主要運動零部件摩擦副如主軸承、連桿軸承、凸輪軸軸承及正時齒輪等處用強制的壓力油潤滑;另一部分零部件如活塞、活塞環(huán)與汽缸壁之間,齒輪系統、噴油泵凸輪及調速器等靠飛濺潤滑。噴油泵與調速器需要單獨加潤滑油。另外,水泵、風扇及前支承等處用潤滑脂潤滑。其潤滑系統主要包括:油底殼、機油泵、粗濾器、精濾器、冷卻器、主油道、噴油閥、閥和調壓閥等。
機油由機體側面(或汽缸罩上)的加油口加入到柴油機油底殼內。機油經濾油網吸入機油泵,泵的出油口與機體的進油管路相通。機油經進油管路首先到粗濾器底座,由此分成兩路,一部分機油到精濾器,再次過濾以提高其清潔度,然后流回油底殼內,而大部分機油經機油冷卻器冷卻后進人主油道,然后分成以下幾路。
①經噴油閥向各缸活塞頂內腔噴油,冷卻活塞并潤滑活塞銷、活塞銷座孔及連桿小頭襯套,同時潤滑活塞、活塞環(huán)與汽缸套等處。
②機油進入主軸承、連桿軸承和凸輪軸軸承,潤滑各軸頸后回到油底殼內。
③由主油道經機體垂直油道到汽缸蓋,潤滑氣門搖臂機構后經汽缸蓋上推桿孔流回到發(fā)動機油底殼內。
④經齒輪室噴油閥噴向齒輪系統11,然后流回油底殼。
機油泵上裝有限壓閥,用來控制機油泵的出口壓力。機體前端的發(fā)電機支架上裝有閥,以便柴油機啟動時及時向主油道供給機油,當冷卻器堵塞時可確保主油道供油。機體右側主油道上裝有一個調壓閥,以控制主油道的油壓,使柴油機能正常工作。機油冷卻器上還裝有機油壓力及機油溫度傳感器。在整個柴油機潤滑系統中,油底殼作為機油儲存和收集的容器,用兩只機油泵來實現機油的循環(huán)。
上述濕式油底殼潤滑系統,由于設備和布置簡單,因此為一般柴油機所采用。另外還有一種干式油底殼(油底殼中潤滑油很少)潤滑系統,其特點是有專門的機油箱儲油,并有兩只甚至三只機油泵。其中吸油泵把積存在油底殼中的機油送到機油箱中;壓油泵把機油箱中的油泵入各潤滑部件中去。干式油底殼可使機油的攪拌和激濺減少,機油不易變質,并能降低柴油機高度,適用于縱橫傾斜度要求大和柴油機高度要求特別低的場合(如坦克、飛機和某些工程機械柴油機等)。維曼發(fā)電機租賃
柴油機與發(fā)電機的功率匹配
一般情況下,與發(fā)電機配套的柴油機選用12h功率或持續(xù)功率作為標定功率。當選用12h功率表示標定功率時,說明柴油機在標定功率下(標準環(huán)境狀況時)連續(xù)運行時間為12h,其中包括超過10%標定功率情況下連續(xù)運行1h;當選用持續(xù)功率作為標定功率時,表示柴油機允許長期連續(xù)運行,其中包括可超過1o%標定功率運行1h。通常持續(xù)功率為12h功率的90%。
柴油機銘牌標示的標定功率是按規(guī)定的標準環(huán)境狀況下確定的,當環(huán)境條件與標準規(guī)定不同時,其功率應按前述方法進行修正。在配套時,柴油機應有足夠的功率以保證發(fā)電機在標定運行的條件下輸出標定功率。
維曼發(fā)電機租賃
柴油發(fā)電機組的操作使用步驟
1、啟動前檢查
(1)檢查機組上及周圍有無雜物;
(2)檢查冷卻水量、機油油面、燃油箱油量是否正常;
(3)檢查燃油閥門是否打開;
(4)檢查電啟動機組的電路連接是否正常;
(5)對低壓燃油系統有滲漏現象的,應檢查燃油系統是否有空氣并排除。
2、啟動柴油機
(1)每次啟動時間不應超過10秒,啟動間隔1分鐘。四次不能啟動應停機檢查。
(2)起動后,斷開啟動電路,轉入正常運行,注意觀察機油壓力。若30秒內油壓仍未達到正常值,應停機檢查。
3、柴油機的運行
(1)水溫45攝氏度、油溫50攝氏度以上、機油壓力正常,發(fā)電機電壓和頻率正常,才能加負載。
(2)運行中應經常巡視水溫、油溫、油壓和發(fā)電機電壓、頻率,應符合規(guī)定要求。
(3)傾聽聲響、觀察排煙。防止超負荷運行。
(4)對無自動保護功能的普通型機組,運行中應特別注意低油壓、高水溫、超速和突發(fā)的異常聲響等問題,發(fā)現后應及時停機處理,排除故障后再開機。
4、柴油機的停機
停機前先卸負載,堅持空車運行3-5分鐘再停機的原則。對于手動調速的機組,在開機和停機時都應逐漸加或減速。
維曼發(fā)電機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