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碳纖維膠簡介通遼碳纖維粘貼膠系A、B雙組份環氧類膠粘劑,具有粘度低、強度高,浸潤性、滲透性好,抗老化、耐介質(酸、堿、水)性能好,室溫固化、不含揮發性溶劑、以及施工流淌少等特點。用于加固構件表面碳纖維、玻璃纖維及其它纖維類片材的浸漬和粘貼。通遼碳纖維膠特點通遼碳纖維膠具有較低粘度,浸潤性好,滲透性強,能很好地滲入混凝土表面孔隙。與碳纖維有很好的適配性。固化后的膠層物理機械性能優良,強韌而有一定的彈性。通遼碳纖維膠適用范圍在混凝土、磚石和木構件粘貼碳纖維,在加固上主要用作抵抗拉力,一般適用于抗彎構件與梁的受拉力部位、梁與柱的抗剪部位、柱或橋的圍束。施工時,底膠A、B兩組份按規定的配膠比例稱量,倒入潔凈容器中并攪拌均勻,攪拌時沿同方向攪拌,盡量避免混入空氣形成氣泡。用毛刷或滾筒在混凝土表面均勻涂刷,膠表干以后,可視具體情況進行多次涂刷,但涂層厚度不超過04mm,并不得漏刷或有流淌、氣泡,等膠固化后(固化時間視現場氣溫而定,以手指觸感干燥為宜,一般不少于2小時),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每次配制的膠液應在膠昀適用期內一次用完。
通遼碳纖維膠適用范圍·通遼碳纖維膠用于加固構件表面底層涂抹。·通遼碳纖維膠用于加固構件表面缺陷的修補、找平?!ねㄟ|碳纖維膠用于加固構件表面碳纖維、玻璃纖維及其它纖維類片材的浸漬粘貼。通遼碳碳纖維膠使用說明·清理基材表面:對粘接面進行打磨去除表面浮漿及松散層露出新面并用空壓機吹除粉塵,然后用丙酮除去污物?!ね克⒌啄z,根據比例稱取所需膠量.進行充分混合.用滾筒或毛刷將混合好的底膠均勻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待底膠表干(通常為2小時)立即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せ嬲移?,根據比例稱取所需膠量,進行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找平膠用刮刀對存在缺陷的混凝土構件表面進修補找平,待膠體固化后, 立即進行下一步工序施工?!ふ迟N碳纖維片材,按設計要求裁剪碳纖維布。根據比例稱取所需膠量,進行充分混合。將混合好的碳纖維膠均勻涂抹于所需粘貼的部位并粘貼碳纖維布。在搭接、拐角處可適當多涂些膠。用光滑的滾筒順纖維方向多次滾壓.擠除氣泡使碳纖維膠充分浸透碳纖維布.滾壓時不得損傷碳纖維布.多層粘貼重復上述步驟.在一層碳纖維布的表面均勻涂抹一層浸漬膠。
通遼碳纖維膠性能項目 103打底膠 102找平膠 101浸漬膠配合比(質量比) 甲組∶乙組=2∶1 甲組∶乙組=2∶1 甲組∶乙組=2∶1混合粘度(mPa.s)25℃ 1000±200 / 6000±500適用期 (25℃ 500g) >30min. >30min. >30min.指觸干燥時間,25℃ 小于12h 小于12h 小于12h碳纖維膠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每次混合用量應該在適用期內用完,不得使用超過適用期的各種材料;本系列產品適用于5℃以上環境使用,溫度低于5℃時須采取升溫措施;混凝土表面有明水時應擦去并使用熱風機吹干后再使用;施工后需24小時以上的養護。養護過程中,請注意避免過度的震動、沖擊和水分。通遼碳纖維膠產品性能規格 通遼碳纖維膠試驗項目 指標底膠正拉粘接強度 2.5MPa 以上(混凝土破壞)找平膠正拉粘接強度 2.5MPa 以上(混凝土破壞)浸漬膠正拉粘接強度 2.5MPa 以上(混凝土破壞)浸漬膠拉伸強度 30MPa 以上浸漬膠拉伸彈性模量 1500 MPa 以上浸漬膠伸長率 3% 以上浸漬膠壓縮強度 70MPa 以上浸漬膠拉伸剪切強度 10MPa 以上浸漬膠彎曲強度 80MPa 以上浸漬膠與碳纖維布復合體性能指標試驗項目 指標拉伸強度 3550MPa 以上拉伸彈性模量 2.35×105 MPa 以上伸長率 1.5% 以上養護條件:25±2℃,7天;
通遼碳纖維膠特點1、碳纖維膠具有粘度低、強度高、浸潤性和滲透性好; 2、固化后的膠層物理機械性能和強韌性能***; 3、抗老化、耐介質(酸、堿、水)性能好; 4、常溫固化、硬化過程收縮??; 5、不含揮發性溶劑、***、施工方便。二、通遼碳纖維膠用途通遼碳纖維膠應用于建筑物加固改造過程中構件表面如混凝土、磚、巖石等基材與碳纖維、玻璃纖維及其它纖維類片材的浸漬粘貼修補加固。使用方法1、將JGN-101碳纖維膠A組份與B組份按2:1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即可使用,為A、B兩組份混合均勻,采用機械攪拌為宜。2、混合后的膠液宜在30~60分鐘內使用完畢(根據具體的環境溫度而定)。3、用膠量需***充足、飽滿,使用滾筒刷或光滑滾子等合適工具沿碳纖維布同一方向反復滾壓直至膠液滲出表面, 以去除氣泡,使碳纖維布充分浸潤膠液4、碳纖維膠密度約為1.05~1.20g/cm3(固化物),氣溫偏低時,可采取用紅外線燈或碘鎢燈適度加溫,以促進固化。5、本品可根據施工現場溫度來選擇冬季(≤15℃)或夏季(≥16℃)配方。通遼碳纖維膠注意事項1、施工環境通風干燥,粘貼面潔凈、打磨粗糙***,油污的地方用清洗干凈。2、主劑經與固化劑混合后,須在30—60分鐘內用完,否則可能會硬化而造成浪費。3、盡量用多少配多少,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