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ISO14001認證AS9100認證正規公司產品為何如此受歡迎?觀看視頻,答案自在其中。
以下是:ISO14001認證AS9100認證正規公司的圖文介紹
博慧達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泰安分公司)始終堅持“服務為本,誠信為本”的理念。服務是企業發展的根本,誠信是優質服務的基礎!未來,我們會不斷的加大 AS9100認證人才培養,豐富我們的 AS9100認證產品線,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致力于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 AS9100認證產品。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編制(4.4.4)
組織應以書面或電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息;
(a) 對管理體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 查詢相關文件的途徑。
理解要點:
條款要求以文件的形式描述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并提供相關文件的查詢途徑,一般應形成一套環境管理文件系統,支持現有的環境管理體系,為組織的內部管理和外部審核提供依據。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內容應足夠詳盡,能充分描述環境管理體系的核心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情況,這里所指的管理體系核心要素可理解為管理的基本要素,即ISO14001的17個要素。
組織在編寫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時,可參考組織原有的管理體系文件,如ISO9000體系文件,可包括手冊、程序及作業指導書、表格記錄、及其他文件多個層次和類型。環境管理體系并不嚴格地要求組織擁有環境管理手冊,也不支持采用復雜的文件系統。
所有上述文件都是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組成部分,為了便于管理使用和外部審核,各層次文件間應指出查詢途徑。另外,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應與其他體系文件相協調,可以將環境文件納入其它體系文件中或引用其它文件。同時也需要提供查詢辦法。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可以以傳統的書面形式也可以以先進的電子媒體形式建立和保持,也可兩種形式并存。
組織應以書面或電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息;
(a) 對管理體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 查詢相關文件的途徑。
理解要點:
條款要求以文件的形式描述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并提供相關文件的查詢途徑,一般應形成一套環境管理文件系統,支持現有的環境管理體系,為組織的內部管理和外部審核提供依據。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內容應足夠詳盡,能充分描述環境管理體系的核心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作用的情況,這里所指的管理體系核心要素可理解為管理的基本要素,即ISO14001的17個要素。
組織在編寫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時,可參考組織原有的管理體系文件,如ISO9000體系文件,可包括手冊、程序及作業指導書、表格記錄、及其他文件多個層次和類型。環境管理體系并不嚴格地要求組織擁有環境管理手冊,也不支持采用復雜的文件系統。
所有上述文件都是環境管理體系文件的組成部分,為了便于管理使用和外部審核,各層次文件間應指出查詢途徑。另外,環境管理體系文件應與其他體系文件相協調,可以將環境文件納入其它體系文件中或引用其它文件。同時也需要提供查詢辦法。
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可以以傳統的書面形式也可以以先進的電子媒體形式建立和保持,也可兩種形式并存。
這里講述的息指與環境因素及環境管理體系有關的息,如與環境因素有關的法律改變了、生產工藝調整后廢水成分的變化,有關化學物質的毒性、數據;環境管理代表的任免、環境管理方案實施中的困難等等都可成為環境息交流的內容。
內部息交流應確保各部門、各層次間的及時有效的溝通,可體現在各層次、各部門之間的協作上,如技術部門與生產部門的合作,保證環境因素不僅得到良好控制,而且技術經濟指標也得以不斷的改進,又如環境管理者代表并不對各部門直接負責,但要對組織的環境事務進行的管理,這就要求各部門向環境管理代表上報有關事宜,環境管理者代表是通過組織的相互聯系開展其業務活動。內部息的迅速是體系運行的另一項重要內容,任何息的停滯和不暢都可能使體系運行失效。
外部交流是標準特別強調的,即組織要重視相關方的要求,隨著環境意識的提高,環境問題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有關環境事件的投訴增多,組織的環境形象已成為市場競爭的必要條件。一個組織如何對待這些問題,反應出組織對環境的總體態度。外部息的交流包括以對所有環境事件、環境意見的處理及反饋。這些過程應有記錄。
內部息交流應確保各部門、各層次間的及時有效的溝通,可體現在各層次、各部門之間的協作上,如技術部門與生產部門的合作,保證環境因素不僅得到良好控制,而且技術經濟指標也得以不斷的改進,又如環境管理者代表并不對各部門直接負責,但要對組織的環境事務進行的管理,這就要求各部門向環境管理代表上報有關事宜,環境管理者代表是通過組織的相互聯系開展其業務活動。內部息的迅速是體系運行的另一項重要內容,任何息的停滯和不暢都可能使體系運行失效。
外部交流是標準特別強調的,即組織要重視相關方的要求,隨著環境意識的提高,環境問題引起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有關環境事件的投訴增多,組織的環境形象已成為市場競爭的必要條件。一個組織如何對待這些問題,反應出組織對環境的總體態度。外部息的交流包括以對所有環境事件、環境意見的處理及反饋。這些過程應有記錄。
實施內審與管理評審
實施有效的內審與管理評審,目的是為了檢查體系的有效性、適宜性和充分性。通過體系的自我發現,可以衡量企業是否按要求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體系是否按計劃要求運行實施,是否實現了持續改進和污染。我國現行的企業環境管理制度,缺乏一個由 管理者對遵守法律法規、持續改進、污染承諾的環境方針,缺乏企業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評審、由企業 管理者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評審、認證機構對企業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認證的過程。實施有效的內審和管理評審,總結成績和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向,從而深入進行全過程的環境管理,使體系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很好地體現戴明的PDCA模式。
實施有效的內審與管理評審,目的是為了檢查體系的有效性、適宜性和充分性。通過體系的自我發現,可以衡量企業是否按要求建立了環境管理體系,體系是否按計劃要求運行實施,是否實現了持續改進和污染。我國現行的企業環境管理制度,缺乏一個由 管理者對遵守法律法規、持續改進、污染承諾的環境方針,缺乏企業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評審、由企業 管理者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評審、認證機構對企業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認證的過程。實施有效的內審和管理評審,總結成績和不足,提出改進的建議和方向,從而深入進行全過程的環境管理,使體系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很好地體現戴明的PDCA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