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污水處理碳源復合碳源補充劑
新型污水處理碳源補充劑,是一種快速、低耗、無du小分子碳源補充劑,又名復合碳源。
1、本品具有去除總氮and幾種外加碳源藥劑的優點,化學性質穩定,反硝化速率快,污泥產量低,污泥菌種適應快;新型復合碳源脫氮效果好,處理成本較低,適用于污水廠的應急投加處理,滿足水質排放要求的同時節省處理成本,是一種低成本碳源補充劑。
2、總氮去除劑生物脫氮需要完成硝化和反硝化兩個過程。廢水中的氨氮首先必須被硝化或轉化成硝*鹽,然后在反硝化過程中,硝*鹽被作為細胞呼吸過程中氧化簡單碳化合物的供養體被還原成氮氣。因此,以去除硝*鹽為目標的反硝化過程必須要有易生物降解的污水處理碳源的存在。其來源包括進水中溶解性bod、內源反硝化過程中細胞的糜爛物和各類上清液回流等。當進水溶解性有機物不足而脫氮要求高時,則需要通過投加新型復合碳源補充劑提供反硝化過程所需要碳源。
3、總氮去除劑適用于城市污水及工業廢水,補充污水中碳源,調節微生物菌種脫氮所需營養比例。
投加點一般選擇在缺氧段,效果好,藥耗省同時對水質產生的影響低;水力條件:混合時水力強度要大,時間要短,hold總氮去除劑與水充分混合;水質污染程度較高較難處理時,由于該微生物碳源補充劑為中性,對水質波動抗沖擊性強,不影響出水水質,可不斷增加碳源的投加量,使得出水達標排放。
供應的新型污水處理碳源補充劑,可低成本降解總氮;操作時應避免其與皮膚和眼睛接觸;若使用過程中,新型復合碳源補充劑不慎接觸到皮膚,應用大量清水沖洗。
復合碳源是指什么?
碳源是污水脫氮生化系統中微生物生長代謝需要含碳元素營養物至。目前碳源可分為單一碳源和復合碳源。
復合碳源一般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有效碳源成分組成的物質,復合碳源是污水總氮處理反硝化系統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碳源,主要由小分子酸、糖類、短鏈醇類組成。
相比甲醇,相比乙酸鈉成本很低,可廣泛應用于市政、醫藥、化工、皮革、顏料等行業的污水處理脫氮系統中。
一、產品簡介
碳源-微生物生長的必須元素,主要消耗于釋磷和反硝化。碳源含量低,可造成出水脫氮除磷效果較差;RS-627新型碳源1號是一種新型生物脫硝補碳產品,此產品能夠做到經濟性、實用性和性的協調統一。
本品是天津化工研究院和榮盛化工聯合開發,為無色透明液體。相對乙酸鈉本品用量小,效果佳。從綜合成本考慮,新型碳源比傳統碳源節省20%至50%。
備注:可根據不同需求,生產有效含量15%—90% COD值為15萬mg/L—90萬mg/L的新型碳源。
復合碳源優點:
1、低溫快速作用:復合碳源含有細菌促進劑和活化劑,可在冬季低溫下快速繁殖細菌,增強細菌活性,比普通碳源高40%-60%。
2、提高耐受性:普通碳源在低溫下容易結晶,受鹽度和PH值影響會嚴重降低效果。但復合碳源耐受性強,不受環境影響,在零下45度仍能正常使用。
3、縮短馴化時間:普通碳源或醋酸鈉10-15天,復合碳源只需5-7天,可大大縮短馴化時間,縮短細菌的停滯期,快速適應新環境環境。
4、增加負荷:復合碳源可以大幅度增加負荷,營養豐富的菌群代謝活性強。細胞新材料合成速度快,反硝化菌生長速度可提高50%-80%,負荷增加。
5、性價比高:在同等條件下,復合碳源的用量比單一固體葡萄糖或醋酸鈉高20%-50%。此外,它具有消泡作用,可減少外用消泡劑的用量,是一種高性價比的碳源。
復合碳源用法:
1、廣泛應用于城市污水、屠宰、食品、金屬表面、電鍍等行業的生化污水處理。
2、節省50%的碳源可縮短停滯期,快速適應新環境,縮短馴化時間。
復合碳源是一種快速、低消耗、的小分子碳源補充劑。與其他常規碳源相比,具有碳源藥劑種類多、化學性質穩定、脫硝速度快、污泥產量低、污泥細菌適應快、脫硝效果好、處理成本低等優點。
復合碳源碳源的類型及其優缺點(碳源有哪些類型)
目前市場上常用的碳源包括甲醇、醋酸、乙酸鈉、面粉、葡萄糖、生物質碳源、污泥水解上清液、啤酒廢水和垃圾滲濾液等。在應用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工程情況選擇合適的碳源。本文比較了各種常用的碳源,并分析了它們的優缺點:
(一)甲醇
一般認為甲醇作為外碳源具有運行成本低、污泥產率低的優點。當使用甲醇作為碳源時,當碳氮比> 5時,可以獲得更好的碳氮比> 5的結果,但是有三個缺點:
1.作為化學藥劑,成本相對較高;
2.反應時間慢,甲醇不能被所有微生物利用。加入甲醇需要一定的適應期,直至完全富集,充分發揮其作用。用于污水處理廠應急碳源添加,效果不佳。
3.甲醇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長期使用甲醇作為碳源也會對尾水排放產生一定的影響。
(二)乙酸鈉
乙酸鈉的優點是可以對脫氮過程立即做出反應,可以作為水廠的應急處理。
一般認為乙醇的脫氮率不如甲醇高,但由于,污泥產量與甲醇相近,可考慮作為甲醇的替代碳源。以乙醇為碳源,硝酸鹽為電子受體時, C/N=5,碳源缺乏會引起亞硝酸鹽積累。
使用乙酸鈉時應考慮以下三個缺點:
1.乙酸鈉多為20%、25%、30%的液體,由于其當量COD低,運輸成本高,無法長距離運輸。
2.污泥產量大,污泥處理成本增加;
3.價格比較高,所以在污水處理廠大規模添加乙酸鈉幾乎是不可能的。
(三)葡萄糖
葡萄糖作為代表性的碳水化合物,作為外部碳源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作為一種多分子化合物,容易引起大量細菌繁殖,導致污泥膨脹,增加出水COD值,影響出水水質。同時,與酒精碳源相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產生亞硝酸鹽氮積累。因此,不建議大量使用葡萄糖作為外部碳源。
缺點:
1.需要現場配制成溶液,勞動強度大,投加精度差,不能用于大型污水處理廠。
2.工業葡萄糖含有很多雜質,食品葡萄糖價格昂貴。
(四)生物質碳源
隨著廢水脫氮要求的提高,出現了一家專門從事碳源生產的新企業。他們通過生物工程原理,發酵一些糖類和農業廢棄物,生產無害的生物制品,其主要成分是小分子有機酸、醇類和糖類。與單一化學品相比,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使用成本也比單一化學品便宜,因此具有極高的性價比。
缺點:
產品穩定性有待提高,使用前需要檢測每批產品的當量COD。
(五)污泥水解上清液
生物轉化揮發性酸VFA來自污泥水解上清液。由于水解產生的VFA反硝化速率高,碳源可以直接由污水處理廠提供,減少了污泥量和碳源輸送的問題,是目前比較有利的碳源。
目前,關于污泥水解利用作為外源碳源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結論,但普遍認為污泥水解利用作為反硝化碳源是一種有價值的方法。
此外,如果水解污泥直接作為外碳源,還應考慮污泥水解過程中氮磷的釋放。如果這部分氮磷以碳源的形式加入污水中,必然會增加污水處理廠的氮磷負荷。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是污泥水解液利用的另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