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濾頭可分為長柄濾頭(Ⅰ型)和短柄濾頭(Ⅱ型)兩種。濾頭材料采用進口ABS工程塑料制造承壓強度高 踩碰不碎,在濾頭結構中強化螺紋,增設橡膠墊圈,聯接牢固,永不脫落。濾頭帽底座設計增強底縫,使與濾板間無死水區,不積泥等優點。
濾頭拉伸強度為21-28MPa,沖擊強度為27-49kg/cm,洛氏硬度為62-86,密封墊圈為橡膠。
反沖洗工作原理:
濾頭的濾帽弧面上均勻開有精心加工的長條細縫,既能防止濾料的漏出,又能確保配氣和配水均勻。濾桿是一根塑料管頂端開有一個小孔,靠近底部有二條進氣條縫,壓縮空氣進入濾板下面的空間后緩慢地形成空氣層,并逐漸變厚,空氣層下面的水不斷下降,直到水面降至濾桿下部的長條進氣條縫處時,這時空氣開始由條縫孔流入濾桿。當流進的空氣流量與經濾帽縫隙流流走的流量相等時,水面便停止下降,穩定在一定位置上,進入的空氣經濾桿上升通過濾帽的縫隙噴射到濾料層中去,由于多個濾頭的交叉噴射均勻分布,達到良好的反沖洗效果。


化糞池是一種利用沉淀和厭氧發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施, 屬于初級的過渡性生活處理構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糞便、紙屑、病原蟲...懸浮物固體濃度為 100~350mg/L,有機物濃度CODCr 在100~400mg/L之間,其中懸浮性的有機物濃度BOD5為50~200mg/L。污水進入化糞池經過12~24h的沉淀,可去除50%~60%的懸浮物。沉淀下來的污泥經過3個月以上的厭氧發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穩定的無機物,易腐敗的生污泥轉化為穩定的熟污泥,改變了污泥的結構,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將污泥清掏外運,填埋或用作肥料。要求:化糞池 的沉淀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計算容積,應按《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50015-2003)第4.8.4~4.8.7條確定。污水在化糞池中停留時間宜采用12h~36h。對于無污泥處置的污水處理系統,化糞池容積還應包括貯存污泥的容積。 mingy


鋼筋:
主筋為1級φ12螺紋鋼,箍筋為φ8圓鋼。
濾梁需預埋鋼筋(φ12螺紋鋼),頂面上預留300mm長與濾板主筋焊接連接。濾池底板濾梁部位主筋需預留300mm長與濾梁豎向主筋焊接連接。舊池改造需鑿出底板主筋與濾梁豎向主筋焊接。
混凝土強度一般為C25級。
過濾是凈水處理工藝中確保水質和水量的重要處理環節。 V型濾池因具有過濾周期長、濾層含污能力高、出水水質好、反沖洗效果好、反沖水量少的優點而在制水工藝中得到了廣泛地運用。V型濾池采用氣水反沖兼有橫向表面掃洗的沖洗方式,配水配氣的均勻程度是決定反沖洗效果的主要因素,配水配氣系統均勻性的關鍵取決于濾頭、濾帽頂面是否水平一致。終歸于濾池濾板的平整度。
98471
a、水解酸化池底部安裝有大阻力布水系統,利用二沉池的回流污泥攪動水解酸化池底部的污泥,使其處于懸浮狀態并且與進入的廢水充分混合,從而提高了水解酸化池的處理效果,減輕后續好氧處理的負荷。二沉池的污泥回流水解酸化池,可以增加水解酸化池內的污泥濃度、提高處理效果,同時使污泥得到消化,減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降低污泥處理費用,從而減少了運行費用。
b、在水解酸化池內安裝彈性填料,對攪動的廢水進行水力切割,使懸浮狀態的污泥與水充分混合。為水解酸化菌的生長提供有利條件。
c、水解酸化池底部還裝有排泥管道系統,是由UASB厭氧反應器排泥系統改進而成,可以保證水解酸化池長期穩定的運行。
為保證設施的穩定運行,必須保證均勻進水!根據車間的日產生污水量,分次分階段的從調節池至水解酸化池。
污泥回流量控制在總污泥量為池容的1/3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