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裂貼施工工藝及操作步驟(1)根據基層裂縫的寬度選擇所用抗裂貼的規格(2)裂縫處理:寬度在5—19mm之間的裂縫,必須將其清理干凈,并用密封膠填充。寬度在19—50mm之間的裂縫及下陷區域,用膠砂、密封膠或瀝青混合料充填并壓實至現有高度。寬度超過50mm的裂縫或坑曹,必須先將其清理干凈,然后用膠砂或熱瀝青混合料填充并壓實至現有高度。對于高度不同的裂縫及下陷的區域,必須進行找平處理。對于橋面、路面的突起,必須進行清理或處理至平整。(3)將抗裂貼背面的隔離紙張揭去,無黏性物面朝上,以裂縫為中心線將抗裂貼平整地貼在基層上。(4)如遇不規則的裂縫,可用裁紙刀或剪刀將抗裂貼切斷,按裂縫的走向跟蹤黏貼。但在抗裂貼與抗裂貼的結合處,要形成50~60mm的重疊。(5)將抗裂貼熨貼至地面,并采用小型壓實設備壓實,不能有氣泡、皺褶和鼓起現象。(6)在基層黏貼抗裂貼的施工完成后,避免對抗裂貼表面的污染和破壞。瀝青面層反射裂縫形成機理。反射裂縫是指下層混凝土板的接縫或裂縫,由于環境(主要是溫度和濕度)的不斷變化與交通荷載的反復作用,在瀝青加鋪層的相應位置上產生的裂縫。產生反射裂縫的力學機理,通常認為是由于下層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裂縫處的豎向和水平位移所致。豎向位移是接縫、裂縫兩側道面由于交通荷載作用產生的垂直方向的相對位移;水平位移是由于溫度或濕度變化引起水泥混凝土板塊的脹縮產生的水平方向的位移。根據研究發現 ,在下部結構足夠穩定和預期荷載的作用下,溫度變化引起的水平位移是產生反射裂縫的主要原因。下層水泥混凝土板塊產生的水平位移,使瀝青加鋪層在接縫、裂縫處產生較大的拉應力。而瀝青混凝土在低溫時不宜變形,當拉應力超過瀝青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即出現開裂。在溫度應力和車輪荷載的綜合作用下,裂縫不斷向上開展,反射到加鋪層表面上來。

抗裂貼是在玻纖聚酯防裂布的基礎上以玻璃纖維為增強材料,通過經編等工藝將三種不同的材料復合而成的土工合成材料。用于瀝青路面建設和舊水泥、瀝青道路的養護、維修,防止、修復舊基礎裂紋反射、隆起而引起的路面裂縫等工程。防裂貼作用機理:(1)應力吸收及抗開裂。高分子抗裂貼在瀝青面層中,能夠將車輪接觸的下面層壓力和輪載邊緣以外區域受到的應力分散,在兩塊受力區域之間形成緩沖帶,使此處應力逐步減小,減少應力集中對瀝青面層的破壞,從而有效地延長路面的壽命。(2)整體的穩定性。高分子抗裂貼憑借其良好的抗拉強度及粘接性可以將下層裂縫兩側連接起來,形成75mm-100mm寬的的整體防護層。(3)較好的抗低溫開裂。由于高分子抗裂貼具有較強的抗拉強度。其在瀝青基層中的應用,可以提高基層的橫向拉伸強度、抵抗較大的拉應力而不至于破壞。即使局部區域產生裂紋,在裂紋處的應力集中,經高分子抗裂貼的傳遞而消失,裂紋也不會發展到面層而破壞路面。

公路防裂貼粘接性能好。防裂貼與水泥混凝土基層和瀝青混凝土面層同時具有很好的粘結力,其粘結強度大于4N/mm,經熱瀝青混凝土碾壓后,粘結性能大幅度提高,因此。當水平受力時,不易產生滑移和破壞。防水密閉性好。由于防裂貼下表面的自粘覆蓋層大于1mm,經熱瀝青混凝土碾壓后,完全與水泥混凝土結合,大幅度提高了防水密閉性,防止地表水滲入到水泥混凝土板塊裂縫,提高了地基的穩固,特別當受到行駛車輛的水平推力后,由于其覆蓋層具有良好的自粘性和柔軟性,保證了防水密閉性。老路翻新用抗裂貼。加筋作用抗裂貼表面的高強度耐高溫織物具有較大抗拉強度,,能有效抵抗層間裂縫處拉應力,限制裂縫寬度發展,起到了加筋的作用,提高了瀝青路面局部結構層的抗拉強度。

防裂貼與水泥混凝土基層和瀝青混凝土面層具有很好的粘接力,其粘結強度大于 4N/mm,經過熱瀝青混凝土碾壓后,粘接性能大幅度提高,因此當水平受力時,不易產生滑移和破壞。在 50℃高溫條件下,防裂貼的抗剪強度可達 1.5MPa以上。防裂貼經 500g重錘從500mm高度下沖擊后,再以0.3MPa的水壓經 0.5h的恒壓作用 ,防裂貼不滲水。防裂貼下表面的自粘覆蓋層大于 1mm,經熱瀝青混凝土碾壓后,完全與水泥混凝土結合,能夠大幅度地提高縫隙的防水密閉性。若將防裂貼貼在舊水泥路面縱、橫接 (裂 )縫的中間部位作為瀝青路面的防裂層,在上面加鋪瀝青混凝土,由于該防裂貼有延伸率較大、抗變形能力強等特性,當車輪荷載作用使舊板產生不一致的豎向位移時,舊混凝土板接縫是不能承受剪應力的,而粘貼在接縫上邊的防裂貼就起到承力緩沖和應力吸收的作用,此時瀝青加鋪層和防裂貼共同承擔了較大的豎向變形,削弱了加鋪層內的剪應變和剪應力,從而能防止、減緩反射裂縫的產生。

點擊查看鼎諾土工材料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的【產品相冊庫】以及我們的【產品視頻庫】